学术讲座“中国大一统文明的文字因缘”活动回顾

2021.09.27

2021年9月2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和中文系主办的主题为“中国大一统文明的文字因缘”的讲座在蒙民伟人文楼举办。活动邀请了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曾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吕正惠教授为演讲嘉宾,中文系教授解志熙主持。清华师生共30余人参加活动。解志熙教授首先介绍了吕教授的学术历程和研究范围。他表示,吕教授去过很多地方,也曾到清华大学访学任教,是一位打通中外古今的学者。他的宏观视野与学术造诣令人敬佩。

微信图片_20210927123533.jpg

吕正惠教授演讲

在讲座中,吕正惠教授由近代以来的民族自卑情结入手,追溯了清末以来的汉字改革运动。许多改革者认为中国汉字不同于印欧语系的拼写方法,不易于写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与文明沟通,故要求废除汉字。这样的看法在近代中国广泛存在,却无法付诸实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深刻地烙印在民族的血脉肌理之中,成为凝聚多民族国家的关键,不同民族以共通的官话实现沟通与融合。汉语拥有独特的文白兼容系统,在各个时代和地区,白话文纷繁各异、变化万千,而文言文却拥有某种恒定性,人们的交流和文化传承亦因文言系统得以实现。在此脉络上,吕正惠教授反思了近代以来汉语欧化的趋势,从白话文学发展的角度高度评价了赵树理的写作,并通过对比中外历史,以诸多实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与包容。

在互动环节,解志熙教授认为吕老师以宏观的古今视野,结合语言文字特质,很好地讨论了中国文化与历史何以得到传承。汪晖教授以云南省的一个村落和斯洛文尼亚的民族为例,佐证了吕老师的观点。在场的师生也积极参与了讨论。

本次讲座以汉语特质为线索,探讨了中国历史和当下多民族共处的和谐状态,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物理系教授吴国祯,中文系教授、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中文系教授汪晖、陈国平,副教授熊鹰、贾立元,外语系助理教授倉重拓等也参加了活动。(通讯员 张佳)

微信图片_20210927123538.jpg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