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科幻周”之“莱姆作品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1.10.18

2021年10月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的“莱姆作品研讨会”在PageOne书店顺利举办。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主任马志伟(Jan Jerzy Malicki)、项目官林翊言(Adrian Skoczynski),著名科幻作家江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莱姆作品译者毛蕊,北京大学研究员王洪喆、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陆楠楠、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沈卫荣等多位专家参会。活动由文学创作中心执行主任、中文系副教授贾立元主持。

640.webp.jpg

参会嘉宾合影

贾立元副教授首先介绍了研讨会的筹备过程与举办初衷。今年适逢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诞辰100周年,一批莱姆作品中译本由中国出版界集中推出,以此为契机,中心特举办本次研讨会纪念这位伟大的波兰科幻作家。

致辞环节,马志伟主任介绍了莱姆作为波兰先驱科幻小说作家的创作成就与传世价值,期待与会者对莱姆和波兰文学的深刻见解,并感谢翻译者们将莱姆美好的作品带给中国读者。沈卫荣教授回顾了与波兰学者的亲切交往,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赞扬了莱姆作品对未来的关注和思考。

640.webp (1).jpg

研讨环节,毛蕊老师回顾了中国与波兰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又通过亲身翻译《机器人大师》的经历全面介绍了莱姆先生作品和风格。江波谈到了莱姆作品从哲学高度向下兼容、又以童话方式表达的特点,表示这种思想的高度、深度与故事可读性的成功融合值得科幻创作者的深入思考。王洪喆研究员介绍了莱姆发表于1964年的非虚构作品《技术全书》及其与控制论思想的渊源,认为“与人类不同的其他智能形式”是莱姆小说写作的中心问题,并指出要把莱姆的科幻写作和非虚构的作品相互参照才能真正进入到他的思想世界。陆楠楠副教授介绍了莱姆漫长而富于变化的创作生涯,指出他越过文学体裁的边界、打破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乃至开辟崭新文学风格的独特贡献,并通过将莱姆与卡夫卡、黑塞、博尔赫斯等各国作家的比较阐述了莱姆的文学魅力。

640.webp (2).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4).jpg

最后,贾立元副教授总结发言。他指出莱姆处理的一个问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边界、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位睿智的作家在奇异的科幻故事里对人类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控制世界的种种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了审视。在这一点上,莱姆与庄子颇有相似性,他在一个科技时代对人类这一智能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表明科幻小说可以被视作科技时代的新寓言。莱姆证明了科幻作家可以是伟大的作家,科幻文学可以是伟大的文学。

《光明日报》和《北京青年报》的记者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640.webp (5).jpg

研讨会现场照片

本次“莱姆作品研讨会”是2021“水木科幻周”的预热活动。科幻周系列活动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艺术教育中心、图书馆、学生科幻协会协办。活动于10月9日-17日举行,包括“2021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线上)和以科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电影及戏剧赏析等内容。更多精彩活动请关注中心微信公众号。

通讯员 冯文欣 摄影师 王原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