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圆满落幕
2019.07.22
7月19日,随着“变革中的当代诗歌”主题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2019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圆满落幕。“青年作家工作坊”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发起,联合校内合作机构共同主办。“工作坊”的宗旨是为不同代际的作家、学者深度交流搭建平台,为已经崭露头角、充满未来可能性的国内新锐作家提供支持。2018年夏,文学创作中心与《收获》杂志合作,举行了第一期工作坊,围绕7位青年小说家的作品进行了研讨。今年的工作坊作为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变革中的当代诗歌”为主题,邀请了杜绿绿、王东东、胡桑、黎衡、李海鹏、苏丰雷、方李靖、曹僧8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河南等地的青年诗人参加。
参加此次工作坊的八位青年诗人
工作坊从7月14日开始到7月19日结束,期间举办了11场学术和文学交流活动,包括8位诗人的专场作品研讨、与校内外诗歌爱好者开放交流活动、“远眺大海光明的水面”诗歌朗诵会和“变革中的当代诗歌”主题论坛。作品研讨环节每场特邀3位诗人、诗歌批评家、学者参与,针对青年诗人的作品做主旨发言,之后青年诗人之间展开互评。研讨既有宏观的诗歌观念的探讨,也有修辞、技艺的细致切磋,更多的是针对青年诗人创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展开对话和批评。与会青年诗人认为工作坊活动形式新颖,态度严肃,收获很大。前后参加作品研讨环节的有唐晓渡、王家新、臧棣、姜涛、张桃洲、敬文东、冷霜、清平、胡续冬、张洁宇、周瓒、周伟驰等12位诗人、批评家、学者。
青年诗人们与部分研讨会嘉宾合影
7月19日下午,本届工作坊最后一场活动“变革中的当代诗歌”主题论坛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举行。参加工作坊的青年诗人和多多、欧阳江河、翟永明、解志熙、张清华、西川、唐晓渡、王家新、张桃洲、敬文东、冷霜、清平、周瓒、格非、贾立元、西渡等诗人、批评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立元主持。7位青年诗人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诗观。杜绿绿认为,写诗的目的在于在诗歌中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世界,诗应具有想象力,词语和句子在此基础之上自然衍生。方李靖认为人类限于自己狭隘的身份与经验,需要通过阅读去了解更多样的生活,她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她自己的特殊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一条进入世界的路径。黎衡认为写诗是语言的命名行为,诗是语言的容器、观念的装置。曹僧试图让诗歌写作的每一个过程都保持未完成的、开放的状态,以此作为在飞速变动的世界中跟上时代节拍的方式。苏丰雷认为诗人的发展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两种方向,前者注重诗歌技艺的打磨,后者追求伦理的承担,他认为这两个方向并非相隔绝的,是可以且应当重合的。李海鹏认为当代诗歌自80年代以来的形式自觉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普遍化和本质化,沦为一个与时代伦理的转变和演化无关的存在。作为新诗现代主义形式自觉之极端的纯诗或元诗也已丧失了活力,陷入语言镜像的内部空转,内在形式与外部伦理之间发生了断裂,丧失了联动的可能性。他希望自己和年轻一代的诗人获得一种基于当代性的历史感来校正这种空转。胡桑反思了中国当代诗歌过度治理或过度建制的地方。在他看来,当代诗人的写作过度依赖现代以来的作为一种介质的文学,各种各样的法则和技艺,包括对现代人的主体的想象……人们的文学思考里面经常有一种过度,尤其是现代文学、现代诗歌。他说:“我期待有不一样的诗出现。我们能不能超越现代诗一百多年的想象,重新去想象诗歌,打开得更大一点?不要整天在自我过度治理的层面上狭隘地讨论诗。”
主题论坛现场
青年诗人发言后,与会其他诗人、批评家发表了他们对青年诗人的创作的看法,并回应了青年诗人的发言。诗人多多认为出色的诗是理性、自性与混沌、神秘性的完美结合,因此他特别肯定了杜绿绿在理性、技术、科学性规范的压迫之下表现出来的原生创造性。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认为诗人就是在一念之中抓住真实和正义,在这个时代,我们往往在经验、知识、价值层面处于无可言说的混沌状态,因此诗人必须为言说付出格外的努力。诗人翟永明认为当代诗歌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令人意外的、尖锐的东西,青年诗人应摆脱理论的束缚,迈向更开阔的天地。诗人欧阳江河认为,在后现代语境下,维护差异性固然重要,但如果差异性变成风格和叙述的语言问题,变成纯诗学问题,它反而会被消解,因此他希望青年诗人们不要太快成熟,不要为追求差异反而写出同质化的诗。诗人西川认为,当代中国诗歌界的问题反映出了当代中国知识界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我们惯用西方的方法论对待自己的文化、经历、思想,改造自己的传统,失去了自己的尺度,他希望青年诗人的写作在这方面能够有所改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认为青年诗人们在修辞上已经很成熟,但“只有真实的手才写真实的诗”, 因而希望诗人们能不断深化艺术本质,重现语言的创造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同样认为青年诗人们在修辞上相当老道,然而偏向于技术化,介入性、批判性不够,他认为知识分子性和正义在诗歌中永远不应缺席;他还指出,知识分子性也不应压倒诗人应有的魔鬼性,否则诗歌就缺少灵感一现、出人意料之处,这也是青年诗人们需要加强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敬文东认为现在的诗过于强调经验,然而经验只应作为起点,诗最终应指向心、指向智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州认为今天的校园诗歌已经和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大不相同,更年轻的诗人的写作一方面为诗歌提供了很多可能,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引起了前述几位批评家提到的不满足的感觉,这种不满足感究竟由什么引起,值得思考。人民文学出版社诗歌编辑、诗人清平认为,诗歌的创造性更多依赖于诗人的天分、才干和直觉,而建设性更多依赖于诗人的使命感、抱负和综合洞察力,创造性可以在一个有才华的诗人的数首诗之内完成,建设性却需要在一个或几个阶段的写作之后才能完成,清平肯定了青年诗人们的创造性,期待他们在建设性方面继续为中国当代诗歌做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诗人周瓒对工作坊的讨论方式提出了意见,她认为工作坊的意义不在于对青年诗人做出总体评价,而在于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诗人们接下来的写作打开可能性,她也期待工作坊中代际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充分地展开。
主题论坛全体嘉宾合影
最后,本次工作坊的召集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西渡进行活动总结,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致闭幕词。西渡教授对出席工作坊的诗人、诗歌批评家、学者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的期许:希望在不同代际的作家、诗人之间,在校园内外之间,在创作、批评与研究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文学未来的脉搏和心跳可以被提前触摸和倾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