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3.05.29
活动开场,由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的赵文涓、车宛钰、孙新树、杨胡灏演奏了弦乐四重奏《维瓦尔第:四季·春—第一乐章》。致辞环节,文科处副处长刘晗回顾了清华文科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传统,强调了文科发展和文学创作研究对于营造清华人文氛围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并认为此次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清华学子的文学热情、创作水平、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
乐队表演
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沈卫荣回顾了自己与文学的故事,他提到自己年少时也曾有一个文学梦,高考考入历史系后又阴差阳错来到中文系工作。作为一名语文学学者,沈卫荣始终对文学充满敬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可以为自己、为别人创造不一样的世界的艺术,是想象之外的另外一重现实,文学是伟大的、崇高的。他谈到朱自清先生也曾在日记里提及自己常做担心自己课讲得不好的噩梦,这种诚惶诚恐的敬业精神值得钦佩,最后,沈卫荣也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获奖同学能继续追求文学的梦想,成为专业的作家。
随后,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立元对本届朱自清文学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他表示,本届活动收到的作品,或关注凝重的现实,或书写青春的痛楚,或礼赞生命的坚韧,有的以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取胜,有的则以温厚的人性之光动人,彰显了清华学子的人文关怀、精神风貌和引人注目的才华。部分获奖作品已于“五四”青年节之际,在《光明日报》、《青年文学》上予以刊登。
颁奖环节,由梁晓声先生、解志熙教授、沈卫荣教授、王中忱教授分别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颁发证书,其中穿插了交响乐队《拉威尔F大调四重奏第一乐章》的演奏。获奖代表郑彭畅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与生命体验,讨论了自己的获奖作品《台风天》是如何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之中生长出来的。她将乡村城市化的阵痛、城乡夹缝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家乡的祭拜文化、割裂的乡愁等对生活的观察、经验与发问,写入了小说之中,使得小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引发了现场同龄人的共鸣。她提到,自己永远是家乡的过客,但总是要经过它。
梁晓声先生对郑彭畅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也对郑彭畅提到的问题予以了回应,并期待其小说的影视化。梁晓声对比了郑彭畅的小说与自己之前的短篇作品《西郊一条街》,对当时中国的城乡问题与户籍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郑彭畅谈及的农村祭祀的意义问题,梁晓声谈到,在整个宇宙之中,星星碰撞、互相吞噬,只有地球幸存,我们已然进化成为人类,但仍保留着许多生命的本能,狐死当首丘,叶落必归根,因此古老的祭拜现象也并非无意义,而是一种人类的本能。最后,梁晓声用浓重的文字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意,他为朱自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深沉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并希望清华学子能够纪念朱自清,为中国的现在和将来努力加油奋斗。
最后,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教授总结发言。他首先对莅临嘉宾与到场观众致以谢意,同时也抛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即文学功能的问题以及在当今社会为何“非写不可”的问题。格非指出,首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写作能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不同思想;其次,写作是一种对话,我们能在写作之中找到现实中难觅的知音与潜在读者;其三,写作也是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人的权利,即便有一天ChatGPT可以比人类写的更好,也不能阻止我们对于写作的热爱。我们需要写作,这便是意义所在。
为鼓励清华学子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激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与批评热情,清华大学中文系于2004年设立了“朱自清文学奖”,该奖面向所有清华在校生征稿,迄今已举办了八届(2004、2007、2009、2015、2018、2020、2021、2022)。2022年9月,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中文系、日新书院联合发起新一轮征文活动,共收到清华大学20个院系的近百篇各类稿件,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文学批评。此次“文学批评”类别的来稿较少,不再单独设奖,与其他类别来稿一起参评。经过初审、复评、终评,最终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四名、优秀奖三名。
2022年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获奖作品
文|曲晓楠 图|王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