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研究工作坊第4讲:“文”与“史”/“个人”与“社会”

2022.11.22

 微信图片_压缩.jpg

讲演题目

“文”与“史”/“个人”与“社会”

——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可能性——

「文」と「歴史」/「個」と「社会」

――日本近現代文学研究の現状と可能性――

时间11月26日(星期六)9:00 – 12:30(北京时间)

讲演和评议、讨论语言:日语

地点:腾讯会议:122-943-097 会议密码:1126

主讲人:岛村辉(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学教授,日本近代文学会代表理事)

评议人:刘建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与谈人:关立丹(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秦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志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成(清华大学教授) 

主持人:王中忱(清华大学教授)

主办方: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嘉宾简介

岛村辉.jpg

主讲人:岛村辉(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学教授,日本近代文学会代表理事)

简介:岛村辉,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代文学、无产阶级文学。主要著作有『臨界の近代日本文学』(世織書房1999年)、『「文学」としての小林多喜二』(至文堂2005年)、『アジアの戦争と記憶ー二〇世紀の歴史と文学』(勉誠出版2018年)等十余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历任女子美术大学教授、日本社会文学会代表理事等职,长期从事小林多喜二文学研究以及无产阶级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相关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

刘建辉.png

评议人:刘建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刘建辉教授:1990年获日本神户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任职,现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兼副所长,兼任日本比较文学会关西支部干事,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交涉史、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等,代表作有『日中二百年——支え合う近代』、『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帰朝者·荷風』、『増補·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等,另有合著4本,编著(包括合编)24本,论文100多篇。其代表作『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曾获2001年度第6回日本比较文学会赏,并有中译本和英译本。

关立丹.jpg

与谈人:关立丹(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主要成果有:专著《武士道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司马辽太郎研究——东亚题材历史小说创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日本古典文学史》(主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几十篇。

秦刚.jpg

与谈人:秦 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代表性科研成果有《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近代日本作家凝视的“中国”风景:上海老城厢湖心亭的文学镜像》、《〈上海文艺之一瞥〉版本与译本考识:兼及译本引发的笔战》等。

王成.jpg

与谈人:王 成(清华大学教授)

代表著作有《战争的记忆与叙述》、《关注家庭生态危机的文学—论黑井千次的小说》、《江户川乱步的小说与大众读者》等。


王志松.jpg

与谈人:王志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代表性科研成果有《小说翻译与文化建构:以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为视角》、《20世纪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等。

主持人

王中忱.jpeg

主持人:王中忱(清华大学教授)

主 旨

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变之际,如何从文学研究的视域出发,认识和回应当下的时代状况?这同时也要求文学研究再次重审自身,设置新课题,探索新范式。十年前,岛村辉教授撰写「日本近現代文学研究-理論的到達点と課題」一文,在勾勒19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轮廓同时,质疑了“日本近现代文学”作为历史概念的自明性,本次演讲,他将在宏观梳理近十年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史的基础上,结合其个人有关志贺直哉、小林多喜二的具体研究实践,提出构筑连通“文”与“史”/“个人”与“社会”的立体化“文学”研究的构想。参与评议和讨论的各位专家,也将围绕“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可能性”这一主题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