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5“朱自清文学奖”颁奖晚会侧记

2015.10.31

2015年10月30日晚,清华大学2015“朱自清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隆重举行。该奖发起人、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格非,中文系系主任王中忱教授,中文系解志熙教授,外文系副系主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教授曹莉,院党委副书记解峰参加本次活动。

晚会由王中忱和格非两位老师亲切的致辞拉开序幕。王中忱回顾清华历史,谈到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卓越的文学前辈对中国新文学发展和清华学风及人文氛围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而这种人文氛围与严谨的科学精神至今仍共存于清华园内。王中忱说:“清华园有非常浓厚的文学氛围,尽管这里理工科同学占多数,但实际上不管理工科学生还是人文社科的学生,在清华学子身上,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精神、学术的严谨和文学的情怀一点儿都不矛盾。”格非则从他初至清华任教时震惊于清华学子高度的文学热情和出色的写作水平说起:“当时有不少理工科学生到我住的地方找我,带来了厚厚一大摞作品。当我把这些作品看完之后,非常吃惊,当时我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理工科占主导的学校有这么多学生在搞文学创作,而且水平如此之高。”接着,格非回顾了“朱自清文学奖”从一年前酝酿到设立的经过,并对知名作家韩少功、欧阳江河等校外专家评委的认真评审以及筹备组同学们的细致工作表示感谢,并呼吁今后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希望这一文学奖的设立,能为清华大学人文环境的建设添砖加瓦。

颁奖晚会上,到场的获奖作者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不仅表达了获奖的激动心情,还在感言中披露各自真实的创作缘起和写作思路。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精辟见解,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以短篇小说《名字》荣获一等奖的社科学院14级本科生张蓉丹说:“我觉得没有丰富的生命体验的人,是无法创作出杰出作品的。但这不意味着作者要如数家珍地把自己的体验全倒给读者——那多半是在自我陶醉。我欣赏的杰作,是克己的,如同以手术刀解剖自己的肉体一般,在心灵的千言万语中,精准地切割笔下作品呼唤着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成为自我表达欲的奴隶。”

嘉宾学生合影.jpg

评委老师、嘉宾与获奖同学合影

2015“朱自清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与文艺表演穿插进行。率先登场的是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京剧队表演的京剧唱段,他们的唱腔婉转幽咽,技艺精湛;艺术团话剧队的同学深情感人的诗朗诵表演,均以此次参赛作品为内容,包括中文系14级博士生赵武倩创作的二等奖获奖长诗《南京深秋的晚上》,和入围作品《赴约》《朝圣者的灵魂》。另一篇被搬上舞台的入围作品是水利系14级博士生曹帅同学幽默风趣的散文《关于脱发》,这篇作品由艺术团曲艺队同学改编为单口相声。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的同学还表演了的弦乐四重奏,典雅、清澈而又斑斓的音乐,令全场观众屏息而神驰。


本次获奖作品包括:

一等奖短篇小说《名字》,思考现代社会“名字”与个人身份、生存价值的关系,通过两个来自不同教育和社会背景的人物——高校大学生静惠和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刘光”之间的阴差阳错的“笔友”关系,犀利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生存隐痛”,刘光在流水线车间的被“异化”、静慧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怀疑,导致他们最终都以跳楼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名字是最初的牢笼。我想作为一个疯子死去。”这篇小说的语言简洁,充满诗意,叙述流畅,富有“极简主义”风格,作者巧妙利用两位主人公视角的转换和内心意识的流动架构起全文,形式上颇具实验性,这篇作品对社会问题的触及,具有批判性,出自一个19岁的在校生,难能可贵。

二等奖建筑学院13级硕士生杨改慧《租住的房子》借助少年的第一人称视角,写到“我”一家三口搬家的经历,通过描摹邻居年轻夫妇、房东老夫妻和其他底层人物的生活片段,为我们呈现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小说的对话极其生动,充满市井的烟火气息,作者不落俗套的“世俗心”为读者展示了小说与生活幽暗而深刻的关联。

诗歌《南京深秋的晚上》,通过多种意象的铺排,想象空渺瑰丽,全诗的语言优雅,不管是节奏掌控还是抒情描写,都在错落中达到了美的平衡。

三等奖材料学院13级本科生朱曼的短篇小说《男儿泪》、法学院14级本科生徐弘的散文《遥远的乡愁》和人文学院哲学系13级硕士生李文的散文《沉迹》。

《男儿泪》借用现代武侠小说的外壳,将“男儿有泪不轻弹”、“江湖”、“义气”“报恩”等主题包裹其中。从另一个侧面看,这篇小说其实是关于两个少年郎的成长小说: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小说叙述大开大阖,语言轻快简洁,极富现代意味。

《遥远的乡愁》写祖父、祖母、邮递员李叔、弹棉花的老葛、糖担子、拾麦穗、挖野菜等,由人写到风物,由过去溯游至现在,乡愁看似遥远,实则近在眼前,可那终究是回不去的乡愁,徐弘写的是童趣和故乡,但最终的立意聚集到了“人情”身上,这是一篇有人情味的散文,语言质朴,值得玩味。

散文《沉迹》,聚焦于个人记忆的书写,父亲、母亲、姥姥、姥爷、哥哥与我,都在我的“回忆”中跃然纸上,这篇散文的语言雅致优美,给人一种气息十足而韵味无穷的感觉,记忆是这篇散文的主角,但作者的笔触又不局限于个人的年少记忆,她用语言文字复活了一段遥远、细碎而又活灵活现、情真意切的家族历史。

文学评论奖获奖作品为人文学院中文系12级博士生刘佳慧《通往现象的丛林:钱锺书的“现象学”立场和札记式写作》和高等研究院13级硕士生郑伟的《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迟子建美学和思想探析》前者选取“现象学”视角来剖析钱锺书的治学之道,立意新颖,文献引用详实丰富,论述严谨;后者抓取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神秘自然主义思想,由此展开论述,将迟子建早期到当下的创作思想和美学思想串联起来。两篇评论都显示了作者出色的文本分析能力和理论穿透力。

这些获奖作品风格各异,它们均以各自不俗的表现获得了校内外专家评审的高度肯定。


清华大学的文学传统由来已久,1926年,朱自清先生在《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呼吁打破“正统国学”的观念,改变崇古轻今的风气,倡导“现代研究”,他本人亦在创作和学术上躬行实践,成为新文学研究的开路先锋;到了1930年代中期,叶公超先生在清华创办《学文》月刊,为清华中文和西文系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的阵地,校园文化的风貌为之一新。清华先辈们筚路蓝缕、垂范后世的努力,传承至今。

我校中文系设立的“朱自清文学奖”,旨在接续和传承清华百年文化精神与文学脉络,鼓励清华学子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激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和批评热情,培育文学新秀。“朱自清文学奖”面向所有清华在读本、硕、博学生征稿,征稿类型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文学评论四中。该奖计划每年评选一次,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作品征集,至次年6月30日截稿,10月举行颁奖典礼。

清华大学首届“朱自清文学奖”的成功举办,革新了清华园的文艺风貌,为校园的文化建设筑起了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

“朱自清文学奖”获奖作品均已在《文苑》上刊载。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名字》  张蓉丹   社科学院14级本科生

二等奖:

《南京深秋的晚上》  赵武倩   人文学院中文系14级博士生

《租住的房子里》  杨改慧   建筑学院13级硕士生

三等奖:

《男儿泪》  朱曼   材料学院13级本科生

《遥远的乡愁》  徐弘   法学院14级本科生

《沉迹》  李文   人文学院哲学系13级硕士生

文学评论优秀奖:

《通往现象的丛林:钱锺书的“现象学”立场和札记式写作》  刘佳慧   人文学院中文系12级博士生

《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迟子建美学和思想探析》   郑伟    高等研究院13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