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文学奖获奖感言——文学评论奖获得者马海波

2018.11.24

    微信图片_20190519143529.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嘉宾,大家好!

我的诗歌批评文章《“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论马雁》能够获得此次朱自清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对于我很是一件荣幸的事情。自从我于2015年读硕士时在写诗之余开始执笔试写诗歌批评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获得文学评论奖。尽管它的评比范围仅限在清华园内,但对于一个初次品尝“批评之甜”的年轻求学者来说,它的鼓励和爱护的深切用意仍使我感激。在此,我要谢谢各位评委,谢谢清华中文系各位可爱的师长,尤其是格非老师,由他促成的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为我们这些怀揣着诗与文学的赤心并试图在写作层面上欲求精进的学子,创造了一片可以自由成长、开花的园地。

批评能力,从一个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是人在观察和表述这个世界时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在文学领域,它并不独属于批评者,几乎每一位诗人和作家在进行文学写作时都在调动着他们自身内部的文学批评能力,以便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能够呈现出他们自身所力求的一种理想效果。更不用说读者了,他们在阅读活动的第一眼开始,就同时在运用自身的批评能力与文学文本进行着内在的交流、提问和辩论。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批评能力的读者是否还是读者,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理解批评能力的时候,不能将其狭隘化。不然,那将会对文学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

文学批评不是一种寄生性的写作,不是装饰在文学作品之后的附属品。相反,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在于它往往能使作品重生,调动和揭示作品自身所无法释放或显彰的东西。因此,在创作与批评之间,不是一种重与轻、首与末的关系,而是相邻和互相烛照的关系。而且,我还认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具有它独立的品格和魅力。我们对一个批评者所要具备的文学意识、批判思维、知识积累和现实关怀,有时可能要比对一个纯粹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有更严格的要求。而这些批评素养,作为一个年轻批评者的我具备的还远远不够,但却是我力图去追求和完善的。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某种人生的喜悦会时时降临到我的身上,使我体会到文学批评这一严肃而纯洁的事业所能带给我的光荣。

谢谢大家!

感谢马海波同学对文本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