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文学奖获奖感言——文学评论奖获得者刘佳慧

2018.11.24

微信图片_20190519144425.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以及现场来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第二次参加朱自清文学奖,并获得文学评论奖。我最近正好在写一篇书评,而书评写作与文学评论有着比较高的重叠度和相关性,我就想把自己最近关于书评写作的一点新鲜出炉的思考和联想,作为感言,与大家进行分享。

我在写书评的时候,想到了朱自清先生1932年给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这本书写的评论。当时,朱自清先生正在欧洲访学,他在旅途之中,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文艺心理学》的书稿,不但为这本书写了一篇非常优美而精炼的序言,而且还为书稿提出了一些非常恳切、谨慎的批评意见。朱光潜先生也非常重视这些意见,并特地修改了原书的第六章《美感与联想》。四年之后,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出版了,他在作者自白中首先感谢的就是朱自清先生为他提出了宝贵的批评意见。

这又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个更早一些的故事。1920年,梁启超应邀为好友蒋方震的新书《欧洲文艺复兴史》写一篇序文,梁启超先生是这样构思初稿的,他认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是通过复兴希腊文化实现了解放,而清代学术也是通过复兴古典研究获得了新生和大的繁荣发展,因此可以将清代学术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中国在文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梁启超先生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序,首先梳理清代学术的源流脉络,结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下笔不能自休,以至于这篇序言的容量最后与原书的篇幅相当,于是独立成为了一本书,也就是我们人文学界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清代学术概论》。

我觉得,这两个小故事都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让我借用叶公超先生的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就是“理想的书评体现了作者和评论者在思想上的较量与对话”,我觉得无论是朱自清先生切要、中肯的评论,使得朱光潜先生对原著进行了重要的修改,还是梁启超先生的序言最后脱离他所评论的原著而独立成书,都体现出了叶公超先生所说的理想书评的特点和真精神,体现了作者和评论者在思想上的深度交流与互动。

当然,书评和文学评论的写作,本来就是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具有非常丰富多维的视角、路径和可能性,不一定要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但是我觉得,梁启超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极为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评论写作的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给我们树立了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而且读书本身也可以视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让我们与古往今来的作者心神相接,那么这种阅读之后的评论写作,则是进一步促使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判断力和知识储备,与作者进行平等的、深入的对话,并通过这种思想的深度交流,不断砥砺我们的心智,拓展我们的思想世界。

谢谢大家!

感谢刘佳慧同学对文本的授权。